-
“營盤圩鄉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珍稀候鳥停歇、遷徙、越冬之地……”近日,遂川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愛鳥護鳥宣傳課,與逾千名學校師生和護鳥志愿代表隊員展開互動。[詳細]
-
12月16日,泰和縣將2020年度共計1481.87萬元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全部兌現到管護人員及林權所有者手中,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詳細]
-
12月17日,青原區林業局經與某企業磋商,就該企業毀壞林地的賠償責任、賠償范圍、履行方式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并在區生態環境、檢察、水利、農村農業等部門人員的見證下,共同簽訂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標志著該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突破。[詳細]
-
近日,從水利部傳來好消息,經申報、初驗、審核和公示階段,遂川縣草林沖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脫穎而出,被評為2020年度國家綠色小水電示范電站。[詳細]
-
“只要把水庫受污染的土壤修復好,周邊村民種的稻谷都能賣個好價錢。”12月16日,峽江縣桐林鄉流源村村民劉紅衛樂呵呵地說,他是參與該村銀坑水庫土壤污染治理項目的村民理事會成員之一。[詳細]
-
27年,他與山林相守;27年,從年少到中年,他把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熱愛的林海;27年來,他看管的4000多畝山林從未發生過一起火災。韶光易逝,容顏易老,不變的是他對大山的情誼。[詳細]
-
在不斷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同時,市林業局不斷摸索“生態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科技扶貧”等扶貧模式,全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我市生態優勢,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探索綠色崛起新路徑。[詳細]
-
近年來,青原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民生為導向,以綜合治理為手段,以提質提效為目標,聚焦水、土、氣污染防治,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檔升級。[詳細]
-
近日,永豐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河長在巡河。[詳細]
-
12月13日, 新干縣潭丘鄉河長辦成員在沂江河潭丘段、境內水庫開展實地巡查,積極履行河庫長職責,切實落實河庫長巡查制。 [詳細]
-
經依法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陳某某自2019年12月份以來,利用其家住大山深處,地處偏僻、地廣人稀的條件,在網上購置鋼絲繩、獸套、報警器等工具,在山場林間廣置鋼絲繩、獸夾、獸套等獵捕野豬等野生動物10余次,用于食用。[詳細]
-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考察湖北,首站到宜昌,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為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政治引領和精神動力。[詳細]
-
“項目為王、效益為先”,這是曾廣騰擔任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的重要理念之一。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干的。[詳細]
-
“你們的映山紅陶瓷企業污水處理做得真不錯。”“永寧河交界處采砂點生態修復總共花了多少錢?3個月不見就大變樣了。”近日,井岡山市與永新縣按照《永寧河水環境問題區域聯合防治機制方案》等制度,開展了聯合巡河,為兩地跨區域保護永寧河打下了基礎。[詳細]
-
河湖水資源污染,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近年來,永豐縣以河湖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為抓手,著力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采取水岸同治、標本兼治、全域共治的措施,維護水生態安全,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詳細]
-
11月27日,泰和墾殖場生態茶園,農民操作農機在給茶樹松土除草管護作業,為施肥做準備。[詳細]
-
近年來,該鎮依托森林覆蓋率達80%的資源優勢,堅定不移貫徹“兩山”理論,大力實施森林質量提升等工程,林木交易活躍,木材遠銷浙江、安徽、湖南等地。[詳細]
-
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贛湘兩省“千年鳥道”護鳥聯盟赫然在列。[詳細]
-
近日,筆者從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獲悉,井岡山榮獲“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稱號。這張靚麗的“國字號”生態名片,成為我市旅游闊步前行的又一個嶄新起點。 [詳細]
-
湯湖是一杯茶,清香襲人;湯湖是一汪泉,溫潤人心;湯湖是一個家,演繹漢畬團結。[詳細]
-
為發揮檢察監督職能與行政執法管理職能的合力作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近日,遂川縣人民檢察院聯合該縣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生態環境局及屬地鄉鎮,對全縣范圍內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摸排行動,并進行集體“會診開方”。[詳細]
-
近年來,安福縣環保、文旅等部門聯合采取“生物療法”改善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洲湖鎮塘邊村水環境,主要方法是采取浮動托盤栽種旱傘竹、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凈化水體功能,去除水塘中污染物,修復水質。目前,塘邊村水塘水質明顯好轉。[詳細]
-
2017年,吉安縣全面推行河長制,明確河長職責,各條河道旁豎起了河長制管理公示牌,各鄉鎮全面推行保潔承包制,優先聘請貧困戶擔任河道保潔員。[詳細]
-
市中心城區風景秀美的后河,是吉安市民眼中的“金腰帶”。為響應市中心城區“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城市雙修理念,落實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4月初,市城投公司后河管理處啟動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目前,項目施工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詳細]
-
近年來,泰和縣林業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多措并舉推進生態扶貧工作,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詳細]
-
初冬時節,車行萬安,滿眼皆綠。蔥郁的樹木和搖曳的翠竹是綠;山谷溪間潺潺流動的清泉是綠;城鄉公路旁的景觀樹、綠化帶還是綠……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美景圖在萬安徐徐展開。[詳細]
-
11月15日,筆者從中國鳥類學會獲悉,第二屆“保護珍稀鳥類·傳承生態文明”研討會將于2021年在遂川縣舉行,旨在增強社會公眾生態保護意識,展現江西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詳細]
-
近日,南酸棗產業國家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江西省林學會南酸棗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首屆南酸棗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昌召開,探討了產業合作和產業發展前景,公布了南酸棗產業創新聯盟成員名單,為聯盟及聯盟理事單位授牌等。[詳細]
-
近日,“狗牯腦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專題培訓在遂川縣南井岡干部學院舉行。[詳細]
-
近日,永豐縣恩江河道綜合治理工地,工人在加緊施工作業。[詳細]
-
打造了禾山七十一峰、碧波崖、高士山、南華山、梅田洞等一批自然生態旅游景點……永新,具有紅色故事、綠色情懷和生態底色。[詳細]
-
防火宣傳車常態化深入林區開展防火法律法規、政策知識以及應急避險常識宣傳,不斷提高林區群眾依法用火、有效防火和科學撲火能力。在林區主要交通要道、進山路口多形式、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宣傳教育、野外火源監管、火險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嚴禁火源進山入林,有效杜絕潛在隱患。[詳細]
-
為促進林業經濟協調發展,維護林區群眾利益,今年以來,安福縣坳上林場大力開展平安林區建設,加強群防群治的“人防”工作,推動“技防”工作向林區基層延伸,為林區群眾生活生產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詳細]
-
11月8日,永豐縣達生油茶專業合作社,當地農民在分揀油茶籽。[詳細]
-
11月8日,在泰和縣冠朝鎮千畝紅壤開發治理項目區,空中俯瞰,紅色土壤與黃色稻田相映成趣。[詳細]
-
層巒疊嶂的峰林,籠罩在虛渺飄逸的云海之中,若隱若現,秋日里,車輛行駛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置身幽深峽谷,仿佛進入了綠色的時光隧道……[詳細]
-
近年來,遂川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源頭、地頭、山頭、岸頭、戶頭“五頭護水”理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秀美家園。[詳細]
-
10月29日,在永豐縣烏江流域綜合治理工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施工作業。[詳細]
-
入秋以后,氣候干燥,降雨天氣逐漸減少,防火形勢日益嚴峻,安福縣明月山林場堅持“防撲一體”的工作機制,以實現森林火災“發生少、控得住、損失小”為目標,全力做好秋季森林防火各項工作。[詳細]
-
欲護生態,當有取舍。圍繞“產業美”目標,新干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加速綠色發展,讓產業發展的“綠色”底色盡顯。[詳細]
-
今年以來,江西省遂川縣、湖南省桂東縣和炎陵縣組建“贛湘兩省‘千年鳥道’護鳥聯盟”,協同推進候鳥保護、打造“千年鳥道”品牌。[詳細]
-
近日,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于表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的決定》,對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個人予以表揚。我市喜獲表現突出集體7個、表現突出個人24個,受表揚數量位于全省前列。[詳細]
-
近日,市林業局組織志愿者來到吉安廬陵文化生態園,開展以“綠色文明行動、共創美麗家園”為主題的環保志愿活動。圖為志愿者在拾撿垃圾。[詳細]
-
近日,安福縣洋溪鎮綜合執法隊處理了一起亂砍濫伐林木案,對濫伐人員李某進行了處理。據悉,李某在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到洋溪鎮黃泥板自然村將軍山濫伐林木。[詳細]
-
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江西省生態文明示范縣……一張張屬于萬安的“生態名片”,是肯定也是激勵。[詳細]
-
近日,由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省林業廳共同主辦,遂川南風面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承辦的“2020年秋季鳥類環志培訓班”于10月19日至24日在遂川縣營盤圩鄉舉辦。[詳細]
-
近日,在泰和縣馬市鎮仙橋村一帶,大廣高速公路車水馬龍,穿越漸次泛黃的晚稻田,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秋色風景畫。[詳細]
-
近日,峽江縣積極開展“河小青”志愿服務活動,10多名“河小青”志愿者在玉笥山景區巡河治河,通過打撈水面雜物、撿拾岸邊垃圾等方式參與水環境治理,共同守護青山綠水。圖為“河小青”志愿者在清理垃圾。[詳細]
-
接下來,我市將確保贛江“最美岸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進一步打造“旅游+農業、鄉村、文化、宗教、民俗、工業”等綠色產業,實現境內贛江“最美岸線”田園風光美、歷史遺跡美、水體水道美、灘涂濕地美、堤壩村鎮美、產業園區美,將贛江“最美岸線”打造成“五百里風光帶、萬億產業帶”。[詳細]
-
近年來,吉安市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戰略部署,把握生態優先、系統整治、綠色發展、改革創新、生態惠民等五個堅持,持之以恒抓好生態保護、環境治理,全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初步搭建了生態文明現代化治理體系,為“美麗中國”提供了一批鮮活的“吉安樣板”,讓綠色惠民、生態福祉成為了現實。[詳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