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寒風陣陣,在遂川縣巾石鄉界溪村,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副站長肖遠梅,領著界溪、社區熱心公益的7名非代表會員,來到巾石峰撿拾垃圾。今年以來,他們已經先后在圩鎮開展打掃衛生、清理河道垃圾、協助鄉村發放人居環境宣傳單等活動6次,獲得村民點贊。
今年以來,遂川縣虛功實做,按照“條件成熟一個,創建一個”的原則,充分發揮60個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的作用,帶動非代表一起發揮社會作用。
志愿服務帶好頭
在與贛州市交界的巾石鄉,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則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號召力強、在群眾中有威信的作用,組建志愿服務隊伍,獻愛心、送溫暖。
非人大代表隊員康五生、康春生兄弟加入志愿服務隊后,利用自身掌握了成熟的黃芪種植技術,組織有意愿的農戶培訓,今年帶動12戶,新種120畝,特別對貧困戶康菊生進行重點扶助,免費提供種苗,無償全程指導技術,今年新種6畝,按市場價估算,年可增收5萬元。
張忠旸、王信校、鐘德發3位退休老同志被吸納加入志愿服務隊之后,在疫情期間,不僅捐助價值1800元的消毒液、口罩等,還積極發起在外成功人士捐助,共捐消毒液及器材16套,口罩7萬多個,折合人民幣14萬多元,解了中小學校開學防疫物資的燃眉之急。
老同志身先士卒,年輕人也不甘落后,以何云、王平、劉招秀、鄺水蓮、劉新蓮為代表的80、90后,積極對接上級志愿服務組織,為36位困難學生募集救助金15.8萬元,為40多戶貧困戶捐助米面油,價值1.9萬多元。丘坊村貧困戶熊喜生夫妻倆重度殘疾,兩個小孩無人照料,他們每月送上米面油及衣物,使他們一家衣食無憂。
調解糾紛惠民生
提起遂川縣雙橋鄉潭溪村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村民羅衍華便會連連豎大拇指:“是他們幫我解決了建房這個大難題。”
今年9月,家住潭溪組的羅衍華想改善住房條件,準備建新房。可因為界址,與鄰居李隆清產生了糾紛,雙方差點大打出手,于是都向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求助。
在基層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的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治安穩定和社會和諧。因此,活躍在調解戰線的,往往是威望高、知識面廣、辦事公平的“老兵”。
有著“十佳人民調解員”稱號的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副站長鄒圣敏,就是一位有著近20年經驗的“老兵”。糾紛發生后,鄒圣敏與鄉綜治部門積極對接,多次走訪調查。在由鄉村“五老”、當事人雙方、知情人員組成的糾紛調解會上,他苦口婆心宣講法律,擺事實、說道理,長達近5個小時的協調,當事雙方終于達成協議。
鄒圣敏說,糾紛調解一定要找準當事雙方的心理預期折中點,想辦法緩和緊張僵持局面,既保障合法權益,也勸說雙方拿出氣量,這樣才能達成雙方訴求,調解成功。12月初,看到羅衍華將喬遷請柬送到曾經的“冤家”李隆清手上,雙方和好如初,鄒圣敏欣慰地笑了。
2020年,潭溪村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調解矛盾糾紛9起,成功率100%。
喝水再也不愁了
12月10日,看著汩汩清泉流進自家蓄水池里,湯湖鎮白土自然村的村民都笑開了花,一直為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點贊。可就在11月,大伙還在為吃水的事犯愁。
白土自然村有9個組156戶,60O多人,由于集中供水水量不夠,還得靠山泉水補充,豐水期還好些,一遇干旱,就得省著點用。
11月,選民郭自強向鎮人大代表梁春華提出“水源點水量不足,部分水管存在跑冒滴漏,需要以舊換新”的建議,梁春華及時向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站長羅傳恩反映,與白土村委會溝通并上報鎮人大主席團。
鎮人大主席團把選民的建議快事快辦,及時向縣人大常委會匯報,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通過與縣水利局積極溝通,研究同意在小農水項目中解決資金5萬元。項目落地后,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及時組織部分選民,以座談會的形式聽取整改意見,統一思想,確定增加水源點和維修范圍,決定由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與白土村委會共同組織實施。
經過增加水源點1處,維修水管1216米,白土自然村村民用水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文/ 曾祥春、劉祖剛、袁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