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時刻帶著責任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在市電教館從事教育信息化技術支撐和信息化教學研究工作的饒志星,一直這樣勉勵著自己。
饒志星是市電教館的一名干部。疫情期間,我市承擔了全省中、小學部分線上課程的錄制工作,市教體局在接到錄制任務后,快馬加鞭開展工作。曾多次承擔省級優質課程的錄制和編輯工作,具備豐富的線上課程制作經驗的饒志星勇挑重任,負責全市線上課程錄制綜合協調和技術保障工作,共完成全市29個錄制點的技術審核、225節課程視頻錄制工作,并順利面向全省播出。
“我們2月2日接到錄制網課的通知,開始準備工作,6日開始正式錄制。為了確保孩子們2月10日能夠按時上網課,我們要嚴格保證錄制的時間和質量。”饒志星告訴記者,“吉安一中、白鷺洲中學、吉師附小、吉安四中、北門小學錄制點,我們都是在現場指導老師們調試、使用錄制設備,一個現場安排好了,就趕著去下一個。”
為了把控錄制和編輯環節的視頻質量,在省級技術審核之前,饒志星安排了兩次技術審核。第一次技術審核是在各錄制點正式錄制之前,試錄一段,將視頻發給他進行技術分析,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確保錄制效果符合要求,盡量避免出現因為技術原因導致錄制好的課程無法使用的情況。第二次技術審核是在各錄制點完成視頻編輯后,按要求導出的視頻,發給他進行技術分析,在省級技術審核前將問題找出來并作出修改建議,對于存在口誤、畫面錯誤等問題,進行補拍部分畫面或者補錄音頻,然后在編輯軟件中進行修改,避免重拍。
由于很多錄制點都是第一次承擔省級線上課程的錄制工作,存在很多問題,饒志星在接到問題反饋后,都會及時溝通解決。最多的時候一天他接到了20多個電話,通過電話反反復復地進行溝通指導。
錄制好的課程視頻上傳程序較為復雜,費時費力,他經常是白天指導錄制,晚上加班加點完成視頻上傳。有一次,已是22時許,省電教館反饋有一節第二天要播出的課出現手機上播放聲音異常的情況,饒志星一遍一遍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花了一整夜的時間終于完成了視頻的修正和上傳,確保第二天視頻準確無誤的播出。
除了對工作認真負責,饒志星還不忘提升自己,他通過參加培訓和自學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服務教師的能力。他負責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建展示活動參與人數和獲獎人數均位居全省前三,并榮獲優秀組織獎;2018年他的論文《淺談創客教育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獲得全國教育技術論文比賽二等獎、獲得全省優質資源展示活動一等獎;2020年饒志星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和“市級學科帶頭人”。
文/ 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