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遂川縣泉江鎮盤珠村婦女重新拾掇起編織草鞋傳統手藝在縣城紅色街區展示給人們看。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提高,草鞋基本上看不見了,編織草鞋這門傳統手藝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遂川縣一些農婦拾掇起這門老手藝,把這手藝給大家展示出來,用一把稻草編織起了草鞋,編織草鞋有選草、搓條、捻平、挽圈、編織、丈量等10余道工序,缺一不可。
編織草鞋是個辛苦活,編織草鞋的工具在草鞋架上做,草鞋架結構簡單,但需要木質堅硬的木頭制作。草鞋架由座子、勾弓、松緊軸和耙齒及草鞋絆組成。草鞋絆就是一條用毛刺楸經火烤成型的彎木,兩頭有帶子,編織草鞋時系于腰上,隨時調整身體與鞋耙齒間的距離。遂川鄉村婦女編織草鞋時對選草十分講究,要選堅韌性非常好的糯谷草,先抽出很好的谷草芯破開搓成草鞋耳子備用。再選用上好的糯谷草噴上水,濕潤一二小時后,用木錘反復捶打,這個過程叫做“捶草”,把一捆捆糯谷草稈打軟至手感如綿,然后清除雜質,便可使用編織草鞋。(李建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