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學術研討會在吉安順利舉辦
為深入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展現廬陵文化深厚底蘊,12月12日,吉水縣委、縣政府,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廈門大學......
吉安新聞網訊(鄧奕瑄、記者潘虹莉)為深入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展現廬陵文化深厚底蘊,12月12日,吉水縣委、縣政府,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聯合籌備的第十九屆科舉制與科舉學學術研討會在吉安中國進士文化園順利舉辦。研討會為期兩天,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共85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科舉制是我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從隋產生至清末廢止,沿襲1300余年。這一制度對歷朝歷代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領域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對廬陵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產生了積極影響。吉水是廬陵文化的核心區,也是“江西省十大文化古縣”,歷史上出過556名進士、6名狀元,繪就了“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吉水中全榜”和“翰林多吉水,朝仕半江西”的人文奇觀,孕育了楊萬里、胡廣、解縉、羅洪先、鄒元標、楊邦乂、周忱、陳誠、羅大經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碩學名士。 近年來,吉水縣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深入挖掘進士文化、名人文化、書院文化、古村落文化等吉水特色文化研究,推出一批關于楊萬里、解縉、陳誠、羅洪先等名人的研究成果,以“中國高度,世界影響;全國視野,江西特色;雅俗共賞,寓教于樂”為定位高標準打造吉安中國進士文化園,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進士為主題的文化園和博物館,成為吉水最靚麗的一張文化旅游名片。吉水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利用進士文化園搭建一個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影響更為深遠的研、學、游基地,吸引更多的團隊和專家學者來吉水學習考察和觀光旅游,推動吉水文脈傳承和文化旅游業發展。 據悉,“科舉制與科舉學學術研討會”是廈門大學在2005年9月,科舉制廢止100周年之際召開的一個影響頗大的系列學術研討會。此后研討會每年一屆,由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或高層文博單位主辦,已成為多學科學者互相切磋、交流科舉研究成果的平臺。 ![]() 吉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新華社”的所有內容,版權均屬新華社所有,本網已獲授權使用,任何其他媒體不得從 本網轉載、轉貼或以其他形式復制發表,違者井岡山報社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吉安新聞網)”的內容,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事項需同本網聯系,請在30日內進行。郵箱zgja200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