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裕華
十月秋風,吹拂四野。陽光在野,滿川金色。
這樣的日子,于我,是一種無價之寶。是的,我喜歡在充滿陽光的田野上漫步,我喜歡在充滿陽光的田野上奔跑,我喜歡在充滿陽光的田野上遐思。
當然,我更時常在充滿陽光的田野上勞作。
陽光下的勞作,是一種持久的努力。這樣的勞作,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收獲需要付出,面對耕作,不能僥幸,也無法僥幸,一份努力才有一份收獲。你看,那些在田野里耕耘的男女老少,沒有誰頹廢,也沒有誰逃避,就好像是眼前的莊稼不逃避太陽、一心一意在陽光下拔節生長一樣。我們小時候的農事,都是人工操作。沒有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一把鋒利的鐮刀、一頂草帽、一擔籮筐,就是最好的裝備。每天早上,晨曦微露,田野里已是人影處處。星辰滿天,大家才會從地里依次回家。每個人都知道,春種秋收,只有我們以勞作的姿態走過二十四節氣,才能贏來豐滿的回報。
陽光下的勞作,是一種愉悅的成長。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假期是與勞動連在一起的,是與流汗連在一起的。不管是暑假,還是農忙假,總是與繁忙的農事同步。田野,成了農村孩子的另一個學堂。莊稼的生長隨著節氣慢慢前行,不能跨越,也無需跨越。我們跟隨父母鋤草、松土、播種、收割,在一天天的勞動中,心性不再浮躁,頑皮還給了歲月。一個假期過去,汗水流了無數,臉龐曬得黝黑,可是人卻長高了一截。人生,不經歷陽光下的勞動歷練與洗禮,難以成熟。似乎只有認認真真走過一場場勞動,生命才能越發絢麗,越發飽滿。
陽光下的勞作,是一種恒久的財富。田野里的收獲,是一擔擔稻谷,是一顆顆花生,是一串串紅薯,是一個個驚喜。我最喜歡的是每年十月,跟隨父母去地里挖紅薯。春天,把紅薯的秧苗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種進土里,幾個月后,那些藤苗就長得勃勃蓬蓬了,密密的綠葉間還會開一些紫白色的花,像喇叭一樣。轉眼到了秋天,把土挖開,每一根藤下都會結著一大串紅薯,大的有兩三斤重。等紅薯挖回來,每天我都會在灶膛里烤上一兩個。我們家的土灶,很大,是燒柴火的,有很多火炭,用來烤紅薯再好不過了。有時,是在母親煮飯時,我把紅薯埋在灶里,雖然弄得母親不好燒火,但母親從不責備;有時,是等母親煮好了飯,我把紅薯放進那些熱乎乎的炭灰里。只要等半個小時左右,它就熟了。按一按,軟軟的。剝去烤得焦黃的外皮,熱騰騰的香氣便撲鼻而來。吃著香噴噴的烤紅薯,望著屋外的青山綠水,真是難得的享受。
陽光在野,催熟了一丘丘稻田、一樹樹秋果、一川川樹葉。也讓一個個孩童在泥巴里長大,在田野里成長。
行走田野,即使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采摘,似乎什么也不擁有,但是,你又會感覺擁有許多,擁有一切。藍天白云,清風暖陽,蜿蜒的山川,蔥綠的樹木,無垠的稻田,清新的微風,干潔的空氣,似乎不屬于你,但是又全都屬于你。你可以盡情地看,盡情地呼吸,盡情地享受,山川原野擁抱著你,輕盈著你的身心。
置身于漫山遍野的陽光,我們不由地會感恩許多。感恩那些在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那些走過的路、看到的山、渡過的河。
置身于漫山遍野的陽光,我們不由地會原諒許多。原諒那些與我們爭吵的人,那些讓我們難受的事,那些令人憂傷惆悵痛苦的記憶。
置身于漫山遍野的陽光,我們不由地會憧憬許多。陽光正好,青春正好,生命正好,有許多夢想等待我們去追求,有許多美好等待我們去實現。
春陽如花,嬌媚大地。夏陽如火,熱情大地。秋陽如金,豐碩大地。冬陽如酒,陶醉大地。陽光下,田野里萬物蔥蘢,萬物競姿。
陽光在野,生命里總有無限的感動,無限的豐盈。